上海船运、贸易和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,带来了金融保险业的繁荣。早在1850年代,外商保险公司就纷纷委托洋行代理业务,开启了上海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史,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,见证了中国保险业成长壮大的百年历程。
新中国成立前夕,上海曾汇聚中外保险机构241家,其中民族保险机构178家。这些保险机构的所在地基本都在现上海市黄浦区。被誉为“东方华尔街”的外滩,与邻近的南京路、北京路、四川路、江西路、宁波路等,聚集了大量商行、银行和保险公司,是近代上海历史的缩影。
上海商保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海派金融保险文化推广的先锋,受邀参加本次“南京路商业街的前世今生”展览,现场将展出11套南京路珍贵历史保险单。这些从1926年开始的珍贵保单非常稀有,见证了上海近代商业文明和金融保险业的繁荣发展。比如:创立于1907年的永安百货公司,开创了中国近代百货业的先河,在保险行业领域也建树颇丰,于1916年和1924年先后创办了永安水火保险公司和永安人寿保险公司,坐落于南京路635号(后搬迁至南京路267号),郭乐任董事长。
永安人寿保险公司徽章
本次展览将在汉口路740号扬子精品酒店举行,除了体现上海契约精神的商业保单之外,你还可以看到南京路历史明信片和老照片,展现百年上海风情变迁;老股票和老字号账单,体现了南京路商业繁荣……透过这些金融藏品,让你了解南京路商业文明的发祥与壮大过程,感受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时代特点。
与此同时,由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协办的“南京路商业街的前世今生”专题讲座,将邀请著名上海历史学者、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,讲述南京路以及近现代上海商业文明的百年变迁,与听众共话南京路商业文化,聊一聊我们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做点什么。
当天的专题讲座之后举行一场文化论坛。现场将首发由油画家俞晓夫绘制的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首日封。首日封以国际饭店、上海市历史博物馆(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)、大世界游乐场、扬子饭店的建筑为背景,一套四枚,俞晓夫也将为首日封签名。论坛上,薛理勇老师将与油画家俞晓夫、摄影家陆元敏、收藏家邵毓挺等嘉宾,从各自不同专业角度,与观众共同追忆老上海商业发展、风情民俗,探讨海派文化传承。
参展的部分保险单介绍
1947年永安水火保险公司火险保单
永安水火保险公司成立于1916年,由香港永安集团发起,总公司设香港,巨商郭乐任董事长。上海分公司位于黄浦区南京路(现南京东路)267号,在汉口、天津、南京、澳门等多地设分支机构和代理处,经营水火险、汽车险、按揭、货仓、储蓄等业务。解放后,其总公司仍在香港经营至今。
1926年华安水火保险有限公司火险保单
华安水火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由朱葆三、沈联芳、徐润、虞洽卿等发起组建,总公司设上海黄浦区黄浦滩(现中山东一路)6号,并在南京、苏州、青岛、天津等30多个城市设立分支代理机构,经营水险、火险,船舶险等业务,1945年更名为“华安产物保险公司”。
1950年由国民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加盖为“中国人民保险公司”的火险保险单
195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火灾保险单
中国人民保险于1949年10月在北京成立,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。华东区公司位于外滩(中山东一路)24号。1950年2月设立上海营业部,11月改组为上海分公司,地址在黄浦区南京东路99号,主要经营火险、运输险、人身险、农业险等业务。1949-1988年,国内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独家经营。目前,中国人保PICC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。
1938年太平保险公司火险保单
该公司由金城银行创办于1929年,总公司设上海黄浦区江西路212号金城银行大楼,初名为“太平水火保险公司”,银行家周作民任总经理。1933年改组为太平保险公司,扩大经营范围,兼营人寿保险业务。后与28家私营保险公司合并重组为“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”。1956年移师香港,专营境外保险业务。2001年回国复业,2013年改制为“中国太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”(简称“中国太平”)。
1949年泰山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输险保险单
该公司前身为泰山保险公司,成立于1932年,由美商美亚保险公司与浙江兴业银行等合资开办,总公司设于上海黄浦区江西中路406号浙兴大楼。浙江兴业银行的徐寄、徐新六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,美亚保险的史带(C.V. Starr)任董事。在广州、香港设立分公司,在南京、天津、汉口等地设代理处,经营水火险、人寿险、意外险、信用险、航空险等业务,1937年后分设为泰山产物及泰山人寿。
1931年由中国银行创办,原名为“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”,位于上海黄浦区四川中路270号,宋汉章任董事长,经营各种产物保险和人寿保险业务。1937年,组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;1944年,更名为“中国产物保险公司”。1951年总部迁址北京,恢复原名,成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领导下经营涉外(外币)保险的专业公司。2009年,更名为太平保险集团公司。